武夷山,位于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武夷山市西南15公里,属丹霞地貌。相传上古尧帝时期,彭祖率领族人移居闽北,两个儿子彭武和彭夷带领族人堆山挖河,疏浚洪水。后人为纪念武、夷两兄弟,把堆山的山脉叫做武夷。武夷山是三教名山,列道教三十六洞天中的第十六升真元化洞天。1999年l2月,武夷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点击看大图)
云窝、天游、桃源洞景区(点击看大图)
上埔南入口
御茶园遗址,古时为元代皇家御茶园
于五曲桥上
更衣台,又称文峰,相传魏王子骞等十三仙沐浴于九曲溪后在此更衣
武夷精舍,又称紫阳书院、武夷书院、朱文公祠,是朱熹于宋淳熙年间所建,为其著书立说、倡道讲学之所
前厅
中厅,内设神道碑
讲学堂
伏羲洞,后易名先天洞
聚乐洞
聚乐亭
仰望仙掌峰腰观瀑亭,凭亭仰望可观天游峰顶奔泻而下的雪花泉,又名半山亭
水月亭
九曲溪六曲、云窝、仙游峰全景
伏虎洞,司马泉
水云寮,北宋理学大师游酢在讲学武夷时于此筑精舍,取“水云缭绕”之意
水月亭
茶洞,因洞内古时植有名茶丛而得名
仙浴潭
清隐岩,岩壁镌“清隐巖”三字,其中“巖”字省去“山”和两个“口”,因自有高耸的山势和山麓的两口清泉充替该字结构
隐屏蹬道极为险峻,在镌有“梯云”的岩体上连续攀登三节铁梯直到峰腰
峰腰处岩壁凸出,谓之“鸡胸”;登顶小径凿岩曲折盘旋而上,谓之“龙脊”
玄元古洞
仙奕亭,位于接笋峰腰,明嘉靖年间,道士汪三宝、刘端阳在岩顶构建
天游峰,海拔408.8米,四周有诸名峰拱卫,三面有九曲溪环绕,武夷山全景尽收眼底,美不胜收。登峰巅观云海,犹如遨游天宫,故名天游,号称武夷山第一胜境。峰顶的胡麻涧将此峰与仙掌峰分开
云窝,临溪傍岩,冬春清晨常有云雾飘摇其间而得名
明代隐者陈省题刻“仙凡界”,由此而上历为羽士修真之所,故称仙凡界
隐屏精舍
远望大王峰、幔亭峰、九曲溪
远望仙游峰
回望玉华峰下山路
仙游亭
玉华峰、隐屏峰
下望四曲
四曲大藏峰
天游观,位于天游峰顶,始建于宋,现存为1983年重建
下望六曲
玉华峰、隐屏峰、接笋峰。隐屏峰高峻峭拔,方正如屏,常年隐在云雾缭绕之间而得名。峰体有一道长形裂罅,自顶纵贯峰腰,形成下聚上分的连体峰峦,大者称隐屏峰,小者称接笋峰
仙游峰顶胡麻涧旁的石壁上历代摩崖石刻近百处
胡麻涧是雪花泉的源头,传说有仙人在荒年从涧水中流送胡麻饭以惠山民而得名
妙高台
中正公园牌坊
老君岩,像高16米
桃源洞
福建旅游详细内容:
武夷山(二)
武夷山(三)
武夷山(四)
福州
鼓浪屿
厦门(二)
厦门(三)
泉州
返回福建旅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