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的民间登山运动逐渐发展起来,攀冰这个词汇人们不再陌生,喜爱追求运动时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加入到这支队伍中。目前,国内大多数爱好者所接触的只是攀爬季节性冰瀑布,其实这只能算是攀冰运动中的一个方面。随着攀冰技术和器材装备的进步,攀冰的概念早已不再局限于冰面上,高手们早已用冰镐、冰爪岩石作业了。如果说攀岩是岩壁上的芭蕾,那么,这里介绍的冰岩混合攀登和Dry tooling就是戴着钢手指的舞者的表演了。
冰岩混合攀登难度的划分
攀冰运动根据冰壁的连通性可分为冰壁攀登和冰岩混合攀登两大类,它们在攀登难度上各自用不同的系统等级来划分。
根据冰的性质,可将冰壁分为两种,一种是季节性冰壁, 也就是我们在冬天所见到的冰瀑布,即水冰(Water Ice),其相应的攀登难度等级为WI系统;另一种是常年存在的高山冰壁,即阿尔卑斯冰壁(Alpine Ice),其相应的攀登难度等级为AI系统。关于难度的评定方面,WI系统和AI系统从主观上是一致的,但由于Water Ice是季节性的,冰质、冰况随气温变化较剧烈,所以在同样的难度数字下, WI系统常会比AI系统难一些。
冰岩混合攀登(Mixed Climbing)是指由于攀冰路线中冰壁不连通,需要利用冰镐、冰爪攀登部分岩石地段,从而在冰壁间进行过渡攀登,因此成为混合攀登。冰岩混合攀登的难度等级用M系统来评定。另外,对于利用冰镐和冰爪在完全为岩石的地带进行攀登的方法,称为Dry tooling,它的攀登难度等级,也使用M系统来评定。
冰岩混合攀登的难度等级划分并不是那么精确, 因为其难度主要是根据攀岩难度来进行比较的。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系统完全不能和攀岩难度等同,最多只能说是从大概意义上和攀岩难度进行比较,并依靠经验而得出的结果,即攀登者对攀爬难度的感觉。
冰岩混合攀登难度 相当于攀岩难度
M1 第一级到第三级攀岩。属于缓坡路线,经常会用到手,容易攀爬,一般不需要绳索保护。
M2 第四级攀岩。需要一定的攀登灵活性,需要绳索保护。
M3 5.0—5.7
M4 5.8
M5 5.9
M6 5.10
M7 5.11
M8 5.12
M9 5.13-
M10 5.13+
M11 5.14(?)
冰岩混合路线的攀爬技巧
攀爬冰岩混合路线与攀爬较厚冰壁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冰岩混合路线对技术的要求更加细腻、微妙。在混合路线中,冰壁往往较薄,与其说是攀冰不如说是在雕琢。往往在一条路线中,根本没有大力挥镐的机会,然而这并不是攀登的主要难点。难度一般都会在岩石地带,有时以攀岩的感觉看上去并不难爬的路线,在冰镐、冰爪的束缚下,却显得让人格外难受。然而有时镐、爪的精巧钩挂,又会使路线难度剧减。混合攀登的魅力即在于此。
对于薄冰地带的攀爬,无论是挥镐还是踢爪,绝对不能过于用力,一定要轻柔,以防止冰壁大面积崩塌或整体脱落。挥镐时要先轻轻地敲出一个小洞,然后采用挂镐的方式攀登。一般镐尖入冰三厘米就足以承受一个最强壮的攀登者的体重。对于冰爪的落点,应尽量选择凹陷处或曾经用冰镐敲击过的地方,踢冰的力一定要轻,必要时先踢出一个小坑,然后再将前齿扎入冰坑,避免造成冰壁破碎或断裂。当然在攀登之前,你必须准确判断这块薄冰足够稳固才行。对于冰壁的稳固判断,众多攀冰者是通过对冰的状态的观察,以及用冰镐敲击冰壁时冰壁所反馈回来的声音和颤动来判断的,这完全是一种感觉性的审核,我们有时也称它为第六感。
在岩石地带攀爬时,要巧妙地利用镐尖和爪尖的特性。可用镐尖钩挂岩缝或岩棱,也可利用杠杆原理,用镐尖及镐柄别住岩石,但要注意镐尖绝对不能横向别撬,以免镐尖变形或断裂。另外,镐的锤头还可以充当岩塞的作用胀在岩缝里,以拉住身体。在用冰爪点踩岩壁时,要尽量选择岩缝或岩棱,以减少臂力的损失。
无论重心是在冰镐上还是在冰爪上,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保持稳定性。镐尖、爪尖在与冰壁接触时,冰的包围与冰的粘性会使它们很稳定,你不用担心它们会突然脱出,所以攀登时往往感觉不到身体的晃动。但当镐、爪与岩壁接触时,完全是硬碰硬,身体的轻微晃动或是手臂的微小抖动很可能使镐、爪突然脱离岩壁,所以身体重心的移动必须是一条平滑的曲线,而这条曲线的基准点便是镐、爪的尖端。
冰岩混合路线对镐、爪的要求
关于冰镐,最好选用专门为冰岩混合路线设计的冰镐,如Black Diamond的Fusion、Petzl charletmoser的Quark Ergo等,这样你的技巧才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初学者也可选择其他技术型小冰镐,但应注意两点:一是不要选择碳素镐柄的冰镐,因为碳素镐柄的硬度和韧性不如铝合金,容易损坏;二是最好两支镐都使用锤头的,或是将铲头卸掉,防止突然脱落时铲头剐伤自己。当然在你的技术娴熟之后,这一点也就不重要了。另外,对于镐尖的打磨,应注意求尖而不求锋利,因为岩石对镐尖的磨损很大,把镐打磨得像刀一样锋利是没有必要的。要保持镐尖的耐久性,就需要让镐尖的刃部稍钝一些,但为了轻巧地攀爬薄冰,又需要将尖端及齿部打磨得尽量尖一些。
对于冰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使用立齿爪,其前齿最好是可调的,这样在前齿磨损严重时可以更换。攀爬冰岩混合路线时应调节为单前齿,以利于钩踩岩缝或岩棱;而当攀登路线完全为冰壁时,可调为双前齿以利于踩踏的稳定性。冰爪的打磨也要注意,不要过度,既要保证足够尖,又要保证耐久性。
精心处理好你的铁器,让它带你去享受混合攀登无尽的快乐吧!
北京冰岩混合路线介绍
在北京的山区里,冰瀑布虽然不少,但冰岩混合的瀑布却很少见。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密云发现了一个难度较小、冰质很稳定的冰岩混合瀑布,比较适合初学者攀爬。
冰瀑的位置:
冰瀑位于密云县四合堂乡,四合堂大桥上游约三公里处白河南岸的小山坳里,即“完美心情”攀岩路线的西侧山沟里。开车沿四合堂大桥南侧公路西行约四公里,在第二个隧洞口停车,即到达山坳顶部。沿着山坳小路下行约两百米,便可到达这条断续冰瀑的底端。
路线情况介绍:
冰瀑的坡度约70度~80度,冰瀑总高度约65米,距地面约六米至九米处断流,路线可分为两个pitch来攀登。
P1:为冰岩混合路线,冰壁较薄,断流处沿斜向裂缝攀登,攀登难度为M5+。
P2:为冰壁路线,部分地段的冰壁较薄,有较短距离的垂直冰壁,攀登难度为WI3+。
注意事项:
1. 由于路线中冰壁较薄,应选用长度为10厘米~16厘米的冰锥。断流的岩石地段可用岩钉或小号岩塞来设置保护点。
2. 登顶冰瀑后,沿土坡继续上行约七十米,便可回到公路上。
路线首攀者:灰灰、自由的风(2005年1月)。
Dry tooling——混合攀登的精华
简单地说,Dry tooling就是用小冰镐攀岩或者用小冰镐进行高难度混合路线的攀登。Dry tooling还没有一个很好的中文译名来涵盖它的全部内容,国内一般翻译成“干攀”,以区别于攀爬一般冰瀑布的“湿攀”,也有爱好者直接音译成有趣的“拽突岭”。
Dry tooling多用于冰岩混合攀登中的岩石面上,国外也常见于用冰镐、冰爪攀登整段的岩石路线,而我们在视频中见过的那种人工、天然冰拱顶的竞技比赛、表演,也常常归入Dry tooling的范畴。
练习Dry tooling,需要在熟练掌握了攀岩和一般的攀冰技术之后进行。在方便合适的地方,如野外的小岩壁、大的抱石或者室内的攀岩墙上(那块攀岩墙可惨了),都是不错的练习地点,甚至在墙面固定一段树干都可以用来练习。
Dry tooling在开始阶段都是采用顶绳的方式来进行练习的,请一定记着在攀爬和保护的整个过程中正确戴头盔。
经过几次攀爬后,你很快会发现,很多常用的攀岩技术都可以直接用到Dry tooling中,比如侧拉、交叉手、交叉脚、重心的移动等。
手法
Dry tooling的手法实际上就是镐法。在天然岩壁或攀岩墙挂好顶绳后,先来练习用小镐来钩挂各种岩棱。将镐尖放到你预想的岩棱上,慢慢地向下施加力量,保持稳定、放松。注意观察岩棱的沟槽和镐柄的情况,试着用镐尖去感觉这种岩棱。不要一开始就盲目地上攀,应该在下面低处进行大量的练习。掌握住钩挂的要领,相信镐尖能够固定住,就算在很小的岩棱上也可以钩挂住身体,而且动作要准确果断。脱落在练习中是不可避免的,注意保护好自己,做好必要的保护。
接下来就可以尝试一下用一支冰镐锁定住自己身体,用另一支冰镐去试探下一个不明状况的岩棱了。慢慢地你就找到钩挂的感觉,特别是通过镐尖去感知的能力。
下一步就是裂缝了。如果不心痛你的小镐的话,可以尝试着把它劈入岩缝里,也可以把锤头在裂缝里胀塞,就是把你的小镐当作塞子来使用。
脚法
在最开始的攀冰技术训练里,你应该已经掌握了良好的踢冰技术。尝试着不用上肢来支撑自己,用冰爪的前齿和第二对齿去感知岩棱或去踢很薄的冰层,稳定住身体。你的小腿可能会很累,但多做这样的练习会对你的脚法大有好处。你的脚踝应该顺畅地转动,以便于冰爪更好地钩挂,所以单层的皮靴是最好的选择。在低角度的坡面上,你可以用10个底齿踩牢,放松休息。天气不冷,或在室内Dry tooling,干脆穿上脚感更好的攀岩鞋吧!
在冰岩混合攀登和Dry tooling攀登中,领攀坠落是非常可怕的。领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护系统。攀登时应该保持平静的心态,清醒的头脑。在难点的路段一鼓作气快速通过,同时要注意可能的下降点,如果见势不妙,应该马上下降。
(文/陈晖)
Stein Pulls:Dry tooling技术之一
Stein Pulls(或Stein Pulling),是一种冰镐的鹤嘴与镐部位置相反的工具放置方式,是你在Dry tooling时所能遇见的最酷的手法。Stein Pulls将杠杆原理运用到攀冰工具上,几乎所有的混合性攀登都会用到它。一般来讲,Stein Pulls常用于垂直混合面与水平混合面交界处的重叠部分之下或屋檐顶部之下,只要给冰镐头一个支点,任何凸出的岩石都可以起到作用。例如overlap,握着小冰镐,将其鹤嘴置于屋檐顶部之下数英寸的地方,再紧握着镐柄拉回,使冰镐头向着顶部圆周运动,并将冰镐嵌入合适位置。
由于小冰镐能牢固地嵌入,Stein Pulls比常规的放置方法更稳定,这样你就有条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因为你既可以拔出冰镐又能取下,只要你能确保镐握得够稳以支持撬力。这其中涉及的力学原理与杠杆类似。
反向Stein Pulls是通过重新反向抓取镐柄,大拇指朝着柄头,将鹤嘴向上嵌入,使之发出砰的一声或形成一处overlap。紧握下拉镐柄,使其镐头牢固地嵌入岩石中,形成一根稳固的杠杆,可以相互抵消力量,像猴子一样绕过向上爬。
如果你在无腕带攀登时,运用Stein Pulls可将双手腾出来得到休息,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最基础的Stein Pulls休息方法是手臂悬挂法,将肘部弯曲绕过镐柄就OK了。为了保持杠杆作用,最好将你的手臂挂在镐柄末端,而不是镐柄中部。
腿部悬挂法也同样有效。找一块结实的岩石的小平台边,在垂直或轻微凸出的岩石区域,放低小冰镐并固定好,然后将你一条腿的膝盖或腿肚从后挂在小冰镐上,你的另一条腿由此悬在冰镐的正下方,弯曲的那条腿承受你大部分的体重,并维持你直立的姿势,使你不会后仰,然后放下双手,舒展放松。Stein Pulls在屋檐地形被大量使用,是因为小冰镐的鹤嘴经常在裂缝或坑洞中嵌入,使镐柄像单杠一样与地面平行,这样,你可以将一条大腿挂在稿柄上,减轻紧握稿柄的那只手所承受的力量。这种杂技般的动作还能更进一步——像秋千表演者那样,将双腿都钩在镐柄上,使身体倒挂,双臂悬在空中。
另一种更有创意的姿势是坐式休息法。在一面90度—45度的岩墙上,找一块凸出的区域反向Stein Pulls,将一条腿伸过镐柄,扭动身体,即可面朝外坐在镐柄上,两条腿分垂在两边。怎样从这个悠闲的姿势摆脱(是不是有点骑虎难下的感觉),我将它留给你自己去想象。
(文/Sean Isaac 译/玛米亚)
原文刊登于《户外探险》2005年11月刊
攀冰技术详细内容:
攀冰装备
攀冰技术
技术图片
活动报告
返回登山技术专题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