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行利器
如果说攀登雪山是感受冰雪与岩石的磨砾,那么溯溪就是人与水和石的亲密接触。溯溪活动发源于峡谷溪流中,可能来自于一次河钓的偶然发现,或是夜间捉鱼摸虾的生活需要,也许仅是人们探究未知领域的好奇心,也可能仅仅是一次山间的迷路。不论溯溪的起源和兴起来自何时何地,现在这项活动已越来越为人们熟知和乐于尝试。和大多数运动一样,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好的装备所带来的是信心和由此产生的乐趣。那么,现在介绍一下溯溪运动的基础和必备之物——溯溪鞋。
鞋底材料STEALTH一枝独秀
先不给大家溯溪鞋的定义,而是结合溯溪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况,来理解溯溪鞋的概念和一些品牌产品的设计思想。溯溪的乐趣是什么,遇到的是一种什么地形情况和难点呢?我想溯溪这就像是解一道应用题,可能你会很容易就找到一道题的解法,也可能面对难题无从下手,这就是溯溪运动的魅力所在,带来的是不确定性和解题后的愉悦。
溯溪在英文中译为Canyoning,也有翻译为Stream Trekking的,泛指溪谷的攀登活动,包括溪谷健行、攀瀑、泅渡等活动,溯溪过程包括了行、攀、爬、跳、涉、泳等各种方式。一般来说,溯溪所要经过的多是峡谷中的水道,水道中可能会形态各异的石头,在不同的季节中它们可能露出水面,也可能隐于水底,它们或干而稳定,或布满苔藓,湿滑难立。这就首先要求溯溪鞋要有优异的防滑性能,特别是在潮湿后依然能起到良好的止滑效果。大部分VIBRAM底的鞋被证实是不适合用来溯溪的,因为溯溪鞋并不要求特别耐磨,相反一些较软的橡胶鞋底,比如说使用STEALTH S1或AQUA STEALTH底的越野鞋、凉鞋或徒步鞋却会有出色的表现,还有使用SPIDER橡胶的TEVA鞋也表现不错。
STEALTH S1和AQUA STEALTH橡胶底现已广泛用于各大品牌的溯溪鞋中,比如说FIVE TEN、CHACO等,连大名鼎鼎的TEVA也在高端的涉水鞋中使用STEALTH的鞋底,而使用自身开发的SPIDER底的鞋,在售价上也略逊一些。TEVA鞋底为了增加耐用性,还在鞋跟外侧及鞋掌内侧增加了硬度较高的橡胶材料以保护较为柔软及怕磨的STEALTH鞋底。
适应涉水环境
溯溪的环境中沙石较多,因此要求鞋的附着力较强而非抓地性出色。在一些V型峡谷中溪流边裸露的岩石面上行走时,有时其坡度可能会超过四五十度,就不能要求鞋底的齿型像一些徒步穿越鞋那样有较深的齿纹设计,而是要求鞋底要与岩石面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以增加摩擦力。这种摩擦力除了来自鞋底花纹的设计,比如说吸盘式或波浪式外,最主要的还是要看橡胶本身所能带来的性能表现,这就如同大部分攀岩鞋并不需要鞋底有特殊的花纹设计一样,但溯溪的环境较复杂,除了考虑水中的情况外还要满足丛林穿越或涧行的要求,所以鞋底大部分还是设计有花纹的,用来增加应付复杂地形的抓地性能。
溯溪时难免要在石头间蹦来跳去,或在浅水的河床中行走,鞋子的减震效果和对碎石的过滤性要强,这就要求最好有较厚的EVA或PP中底,试想穿着一双高筒胶靴在满是高低不平的鹅卵石水中行走是件多么不舒服的事。
溯溪鞋是经常出水和入水的,这就要求鞋子的排水性要好,而且泥沙也能随水一同排出,减少对脚的磨损。现在有一些水陆两栖鞋在设计上就考虑在鞋面及帮部大面积使用网布以达到快速排水的功能,同时一些憎水织物或速干材料也被使用,以达到快速干爽的效果。同时,在鞋帮或鞋根处设计一些空隙能够将沙石排除。
凉鞋并不通用
实际上,一些户外凉鞋在设计上对上面提到的方面都有其本身的优势及考虑,但对下面的实际情况,它们可能就不太胜任了。
溯溪过程中充满乐趣与刺激的莫过于遇到一些瀑布了。超过三米落差的跌水都可认为是瀑布,低矮的瀑布可以通过器材甚至是徒手攀登通过,这就要求溯溪鞋具有一定的攀爬特性。除了有较好的摩擦效果外,较尖的类似攀岩鞋鞋头的设计可以很好地在湿滑的岩面上找到支撑点,而较硬的鞋头对于保护脚尖也会很有帮助。
在溯溪过程中,对于脚部可能遇到的伤害多数来自于不明情况的水下环境,不小心的崴脚或将脚插入石缝或石头翻滚都会造成脚部的受伤,所以对于脚面及脚踝的保护是必要的,这就要求溯溪鞋有不同于户外凉鞋的脚面保护,同时中高帮的设计对于在较复杂的水道中溯行时对脚步的全面防护也会较好。另一个有同样要求的环境是当我们遇到一些高而湿滑的瀑布无法直接翻越,必须从侧面迂回而到其上时,必须或在多数情况下是一定要通过一些陡上陡下的坡,中高帮鞋的支撑力明显要好于低帮鞋,对脚趾的挤压也会小些。
原文刊登于《户外探险》2005年7月刊